你不降,你的兄弟企业就降了。
而我们售往美国的产品非中国制造,因此不受这些关税的制约。昱辉阳光集团CEO李仙寿先生说:美国商务部的公告不足为奇,事实上,昱辉阳光集团数月前已开始准备应对,通过供应渠道多样化来确保我们的价格在今天的市场上仍最具竞争力,新的关税仅仅针对中国制造的电池以及由中国制造的电池而生产的组件。

这些关税(源于美国和德国制造商的投诉申请)不顾美国顾客的利益,一次性全部强加。尽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期在今年11月份会作出裁决,但昱辉阳光希望其产品及美国客户不会受到影响。不幸的是,关税将危害到成千上万的总部设在美国的安装公司和开发商,他们被迫提高价格以抵消即将到来的处罚,李仙寿先生补充说,昱辉阳光注重研发,会继续恪守对研发的承诺,为全球客户降低太阳能产品的成本而我们售往美国的产品非中国制造,因此不受这些关税的制约。这些关税(源于美国和德国制造商的投诉申请)不顾美国顾客的利益,一次性全部强加。
10月16日中国上海全球领先的太阳能(PV)光伏组件和硅片制造商昱辉阳光集团(NYSE: SOL)今日宣布,由于供应渠道多样化,其产品将不会受制于最近美国商务部针对从中国进口的一系列太阳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尽管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预期在今年11月份会作出裁决,但昱辉阳光希望其产品及美国客户不会受到影响。昨日(10月1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美国商务部无视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合理抗辩,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税措施,中方对裁决结果表示强烈不满。
尤为需要关注的是,美商务部终裁结果相比初裁要更为严厉一些,其中,倾销幅度从今年5月份初裁的最低31.14%下调至18.32%,最高幅度不变。上述人士表示,现在企业已经从欧美的双反恐慌中走出,除积极配合调查外,更多的精力已经投入到新兴市场开拓,技术研发以及生产成本控制中去了。在我们看来,既然欧盟已经发起调查,恐怕不会说停就停,美国的范例也摆在那里,最终难免要走到如何敲定税率的环节。上述公司人士如是表态。
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作出肯定性终裁,即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此类产品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美国国会对华为、中兴通讯威胁其通信安全的指控风波尚未平息,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终裁又如一桶冰水劈头泼向了中国的光伏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出于贸易保护目的,针对中国企业的举动可能还会增加,需要反思的是,中国企业如何增强应对能力?相关政府部门又该如何进行反制?无论如何,眼下中国不少光伏企业几乎可以说是走到了生死关头,活下去,是它们最迫切的呼声。美方终裁更严厉按照美方贸易救济程序,除美国商务部外,此案还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作出终裁。中国输美光伏产品遭遇双反阻击已几成定局。声明称,此次调查结果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中国光伏产业的生产及对美出口情况,带有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性质,指责美国的做法及其决定的不合理性。
更关键的是,欧盟对华在同类产品的反倾销案件已经进入调查取证阶段,一位国内大型光伏企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美国的最终裁定很可能会给欧盟做出示范效应,从趋势上看,欧盟撤销双反起诉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美国当地时间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仲裁结果,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将被征收14.78%至15.97%的反补贴税和18.32%至249.96%的反倾销税,并从中扣除10.54%的出口补贴,经计算行业关税范围为23.75%至254.66%,具体产品为中国产晶体硅光伏电池、模块、层压板、面板及建筑一体化材料等。昨日(10月11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美国商务部无视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的合理抗辩,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产品采取不公正的征税措施,中方对裁决结果表示强烈不满。美国国会对华为、中兴通讯威胁其通信安全的指控风波尚未平息,美国对华光伏产品的双反调查终裁又如一桶冰水劈头泼向了中国的光伏企业。
沈丹阳说,美国在新能源领域挑起贸易摩擦,向全世界发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阻碍新能源发展的消极信号,与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挑战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也与20国集团首脑会议关于不采取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承诺相违背。在我们看来,既然欧盟已经发起调查,恐怕不会说停就停,美国的范例也摆在那里,最终难免要走到如何敲定税率的环节。

针对反补贴税率最终被提高接近4倍,接触此案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美国的反补贴调查只有无锡尚德和天合光能两家强制应诉企业参与,最终税率的确定也是根据这两家企业调查结果的平均值而来。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主任刘慧娟看来,对欧盟愿意磋商解决矛盾的表态,要看与其实际行动是否一致,欧盟所说的磋商是在案件调查基础上进行的,案件调查不会自动停止。
美国廉价太阳能联合会估算,若美方对来自中国的光伏电池及组件征收100%的惩罚性关税,将在未来3年内损失5万个工作岗位。中美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密切,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对中国太阳能电池产品征收反倾销和反补贴税,也将损害美原材料和设备出口商以及美消费者利益。对于本就处于寒冬中的尚德、赛维、晶科等企业来说,这消息无异于雪上加霜。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了自己的担心,尽管美国和欧盟的调查程序有所区别,但是美国的调查手法却可以被欧盟所借鉴,甚至税率也都可以作为欧盟的参考。根据目前日程,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今年11月23日左右作出终裁。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晶硅光伏电池生产商每年从美国进口20多亿美元的多晶硅、EVA、浆料等原材料。
中国出口欧盟的光伏产品已经超过200亿美元,是美国的数倍之多,虽然反倾销立案之后,双方进行了多次斡旋,但目前并没有实质性进展。欧盟调查已深入到企业层面,作为强制应诉企业,我们只能是尽可能多的配合调查。
此外,美国商务部在反补贴调查程序上显失公平,对于美国申请人的新项目申请,足足花了三个月的时间考虑是否立案,却仅仅只给予中国光伏企业17天的时间回答问卷。中国光伏电池和组件对美出口也为美国下游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补贴幅度则大大高于初裁的2.9%至4.73%。欧盟或将跟风裁决就在美国重税之锤即将尘埃落定之时,欧盟对华光伏反倾销调查也正式立案,而且涉案产品更广。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则在裁决公布当天就发布了一份近2000字的声明,强烈谴责美国的裁决。中方表示强烈不满对于美国商务部公布的终裁结果,中国官方表示强烈不满。正如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所说,美国在新能源领域挑起贸易摩擦,向全世界发出了贸易保护主义和阻碍新能源发展的消极信号。声明指出,虽然中国企业积极参与应诉程序并提出了强有力的抗辩,且美国商务部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中国企业的观点,但此次调查从发起到结束,存在诸多不公正做法。
企业的综合税率一般都会在30%以上,这也基本意味着中国光伏产品输美的大门彻底关闭了。上述人士表示,现在企业已经从欧美的双反恐慌中走出,除积极配合调查外,更多的精力已经投入到新兴市场开拓,技术研发以及生产成本控制中去了。
如果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也作出肯定性终裁,即认定从中国进口的此类产品给美国相关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或威胁,美国商务部将要求海关对相关产品征收双反关税。尤为需要关注的是,美商务部终裁结果相比初裁要更为严厉一些,其中,倾销幅度从今年5月份初裁的最低31.14%下调至18.32%,最高幅度不变。
上述公司人士如是表态。以反补贴调查为例,美国商务部又一次故意将国有企业视为公共机构,认定从国有企业购买原材料多晶硅构成一项可适用反补贴措施的补贴项目,严重违反世贸组织上诉机构在DS379案中已作出的生效裁定。
如不出意外,中国产品的惩罚性关税税率已经基本确定。这位人士说道,现在行业毛利率连10%都很难达到,征收超过10%的关税就已经没有盈利空间,因此数字是30%还是250%实际上没有太大区别美国商务部10月10日最终裁定,中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国销售此类产品时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18.32%至249.96%。同时,美方终裁判定天合光能为向美出口以上产品的中国出口商之一,决定向其征收23.75%的合并关税(整个行业的关税范围从23.75%到254.66%)。
天合光能声明称,对终裁结果已准备好应对措施,将继续遵守和履行客户合同条款。英利绿色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苗连生先生表示:在过去的一年中,光伏行业经历了巨大的挑战。
阿特斯称,光伏产业发展到今天,实际早已形成了全球一体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侵犯了中国企业的公平贸易权,为光伏行业的贸易保护主义开了先河。
美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将继续致力于这个市场的开拓。就对光伏企业的影响,英利绿色能源表示,如果向美国出口完全产自中国大陆的组件或电池,公司将适用单独税率,反倾销和反补贴税率分别为15.42%和15.24%,低于初裁税率。 |